首页
-> 报告查询 -> 报告查看
不停航施工期间遗漏锥形桶的管理 |
|
|||
报告类型: |
管理人员
|
||
事件类型: |
安全管理
|
||
|
|||
事件经过: |
关于防止不停航施工期间遗漏锥形桶的建议
背景:之前某机场不停航施工后,飞航部以及巡查(或其他场务部门)退出机动区,向塔台报告通告关闭区域道面适航,正常可用。
事件:某航班落地后报告某快速脱离道上有一锥形桶,塔台联系巡查(或其他场务部门)证实并处理,及时清除锥形桶,未造成其他影响。
分析:不停航施工期间不适,用地区标志物(锥形桶)摆放数量多,时间久,在摆放和撤回锥形桶过程中,飞航部门的“错忘漏”有可能造成锥形桶遗落在机动区的危险事件,严重时有可能与航空器发生碰撞。
我的建议:将所有锥形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号,每一个锥形桶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“编号ID”,且相关的锥形桶编号存在连续关系,例如“1.2.3.4......”。在不停航施工期间,在摆放和撤回过程中,均对锥形桶的“编号ID”进行记录确认,确保每一个摆出去的锥形桶都被回收,避免锥形桶错误的遗漏在机动区的情况。例如:今晚施工摆出去的锥形桶编号为“1-100”,则在回收时,根据编号“1-100”逐个撤回,确保每个锥形桶都会被回收。
|
||
|
|||
专家点评: |
感谢报告人对安全的关注。 锥形桶自身是安全警示标志,但如管理不善,就会形成FOD,影响机场安全运行。 如因物理位移偏离指定区域:锥形桶可能会因为意外而脱离摆放位置,如超过5级的大风、车辆挂拖、飞机发动机尾流等。 未按流程领用、回收,或临时调整区域后未及时更新隔离边界,也有可能导致隔离区域失效等。 施工单位应对锥形桶妥善管理,摆放和回收时均应有数量记录并核对。 报告人建议的给锥形桶连续编号,是更精细化的管控措施,施工单位可按需采纳。施工单位对锥形桶的管理,也可参考飞机维修工具的“三清点”制度。 |
||
|
|||
我要上报 | 打印 |
Copyright @ 2006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:民航安全科学研究所
Tel:800-818-1357 EMAIL:SCASS@cauc.edu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