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-> 报告查询 -> 报告查看
飞行前与签派的沟通建议 |
|
|||
报告类型: |
飞行人员
|
||
事件类型: |
安全管理
|
||
|
|||
事件经过: |
关于部分机组沟通方式欠妥影响运行的报告
签派员在日常签派放行航班及制作飞行计划的过程中,采取的工作流程、思考模式、处置手段等与飞行员并不相同,所以会导致制作出的飞行计划并不能与机组的需求完全向匹配、考虑放行决策的因素及意见与机组也可能存在差异,个人认为应当是正常现象。而在飞行计划中也均有责任签派员的席位电话,在需求、考虑点、实际情况等与计划或签派员反馈信息不一致时,机组完全可以通过放行单电话来与签派员核实(部分地区电话无法拨通、时刻紧张手机已经关机等情况和每日全部航班量相比并不占大多数,在此不做讨论)。
而上述不一致的情况本身在实际执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:
1、很多飞行员飞行了很多年,都不知道执管飞机、计划制作单位、出港单位、放行单电话中的关系,很多次出现拨错号码的情况,层层转达之下难免出现信息失真、时间损耗等问题;
2、部分飞行员航前准备不认真,并未了解清楚实际机场、航线等运行情况,就与签派员开展沟通,导致发生了很多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无效沟通。如部分机组航前准备并不观察报文温度,盲目指责签派员限重条件不合理,不查看计划备注,盲目对计划产生质疑的情况;
3、部分飞行员在拨打电话沟通时,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,以计划或放行决策不合理为心理预期,带“有色眼镜”与签派员进行沟通,拨通电话的第一反应不是沟通问题,而是情绪输出、指责,而这样一来也就谈不上高效沟通了,大大降低航班运行效率。
这些沟通方面的问题看似是小问题,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,会对沟通保障的各环节都造成不利影响,不仅降低运行效率,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,进而影响航班执行情况,影响到运行安全与效益。
签派员在日常工作与日常培训中经常会有沟通技巧方面的培训,xx运指也每月都有沟通案例的收集与授课,日常处置也以解决问题为导向,将公司运行放在第一位。
在实际运行过程中,飞行部是否对此此类宣贯、培训、奖惩机制存在缺失,以至于此类现象依旧屡见不鲜?
若机制并无缺失,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了此类现象?
建议飞行部加强宣贯、宣传、沟通、授课;
强烈建议增加公司各部门的匿名反馈渠道;
建议完善相关奖惩机制。
|
||
|
|||
专家点评: |
首先,感谢您使用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反馈问题。 沟通技巧在日常工作中,特别是跨部门协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“沟通”也是飞行机组九大胜任力之一,飞行机组也接受过专业的训练。 综合您报告的问题,建议如下: 1. 针对个别机组飞行准备不认真问题,建议将飞行机组的错误在沟通中指出,在航前讲解中进行重点提示,避免出现因准备不充分影响运行安全,并视情将相关情况反馈至航司的安全管理部门; 2. 针对沟通过程中存在的其他问题,建议航司组织跨部门交流、联谊、线下活动等,增强部门间协作,通过更充分的交流打破部门间壁垒,提升整体运行效率。 |
||
|
|||
我要上报 | 打印 |
Copyright @ 2006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:民航安全科学研究所
Tel:800-818-1357 EMAIL:SCASS@cauc.edu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