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-> 报告查询 -> 报告查看
航班保障的流程和责任 |
|
|||
报告类型: |
机务人员
|
||
事件类型: |
运行保障
|
||
|
|||
事件经过: |
05:57分地面桥载设备故障,通知维保人员维修,06:30维保人员姗姗来迟,事发属于航前保障阶段,未影响航班。
原因:机场公司方面,各种保障责任,安全责任通过各种制度流程,直接间接压在:直接参与航班保障岗位,美其名曰“保护”保障操作人员,但是每次保障事件发生,责任追索网网最直接落在操作人员身上。比如:设备故障,导致航班延误,追索责任最大责任方 1.操作员是否提前检查设备。2.操作员操作过程中是否按章操作。以上都正常,那么这就是正常偶发故障不了了之。 至于设备维保方,有未正常按时维保,是否维保到位,是否按设备使用频率维保,设备老化故障率,都不再继续追索。导致结果:除了直接参与保障航班人员外,各类后勤保障部门(如设备维保部门,设备人员调度部门等等)人员有恃无恐,岗位职责懈怠,反正风险压力低,都有前排人员顶位。
建议:无后果/有后果 航班保障过程中,发生的应急情况,都应追索全部流程责任人员,责任比例应明确分摊,并且应该精准处理整改相关部门人员,而不是草草了事,机械故障,信息传达迟缓,有误。等明显的后勤问题,追索责任时应以后勤部门应该为主要责任方,操作人员为次要责任方为前提。保障航班是民航最根本基础的业务,是一个整体的流程,不应将任何主要责任都分摊给操作保障人员,让一线人员流汗又流泪。
|
||
|
|||
专家点评: |
感谢报告人对安全的关注,也感谢您对安全生产的关注以及对安全生产责任的研究与探讨。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》明确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工作要求,即安全生产人人有责、各负其责,是保证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进行的重要基础。 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,需要全员参与管控才行,比如安全生产投入不到位、生产过程中强制违章指挥,谁失责追谁责。针对您提出的“保障事件追责往往最直接落在操作人员身上”问题,实际上相关单位在追责时,除考虑保障人员执行层面外,也应考虑现场维保处置、设备维保等其他因素,而非仅仅把职责压实在一线操作执行上,这一点与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工作要求是一致的。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,需把安全生产责任有效传导、细化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建设全过程的每个岗位、每个层级和每个员工。失责追责,尽职免责,责任清晰,让尽职尽责的人员不再有后顾之忧,不再提心吊胆,形成安全生产全员参与、全员负责安全生产局面。
报告中的情况反映了航班保障不正常下的责任分摊问题,报告中提到的“应急情况”,应指的是航班保障不正常情况。 航班保障是一个整体的流程,对于设备设施的保障人员与设备设施的操作人员来说,工作流程上基本无重叠,因此当发生航班保障不正常情况时,应基于事实,准确的判定原因,才能后续有效纠正和预防,而非设定一定责任比例的“有责任大家一起背”。 报告人说的很对,操作员在操作之前应检查设备状态和作业环境,按章操作,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求援,这是保证安全的前提。设备保障人员应按规定维护设备设施,使其持续保持良好的状态。机场内大多数的航班保障设备是露天作业的,如果维护不到位则易出现故障。保障设备的不正常,也会导致各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,2023年都柏林机场就发生过一起廊桥因故障突然下沉,导致飞机舱门被扯掉的严重不安全事件。 设备操作员、设备保障员和机场公司均应认识到:针对保障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技术状态管理是非常重要的,也是保障航班安全的重要部分。发生设备故障原因的航班保障不正常事件后,应查明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,准确判定责任,才能有效地支持纠正和预防工作。
|
||
|
|||
我要上报 | 打印 |